丹东税务:五百旦夕苦砺剑 一朝发硎露峥嵘
——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税务局智慧税务新模式建设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8-12-12 14:55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税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推出《“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勾勒出2020年建设普惠税务、智慧税务的蓝图。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税务局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征管和纳税服务模式的变革,历经500多个日夜,智慧税务新模式初具雏形,创造了数个全国领先:率先提出“双网融合,线上加线下”的智慧办税新模式,率先初步打造了基于“蛛网式部署,网格化服务,扁平化管理”的纳税服务网络,率先研发出基于VPDN(虚拟专用拨号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模块化组合的智慧税务终端。

1  信息为翼,新视角催生新思路

近年来,税务部门着力加强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几乎覆盖了大多数纳税人的申请事项,既便捷纳税人,又降低征纳成本。但丹东市税务人仍不满于现状,而是冷静地审视管理服务中的突出问题:服务链条不完整,纳税人常办业务在网厅申请后,仍需到实体厅继续办理;涉税发票文书等实物功能不完善,仍需要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政府各部门信息数据没有互联互通,仍然需要提供一些发票和涉税证明;服务理念落后,仍需围绕实体办税服务厅来开展。面对这些问题,他们提出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智慧税务新模式的工作思路。

丹东市税务局副局长刘启星说:“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合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填补洼地,促进税收现代化,是税务人必须解决的问题。”

思想指导行动。近两年,在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的支持下,原丹东市国税局开始在纳税人反映比较强烈、信息化比较落后的车购税征收管理上动刀,仅仅两个月就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丹东市税务人不断总结经验,树立了“信息互融、集成共享”的合作理念,提出了“不见面的服务是最优质服务”的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依托大数据打造智慧税务平台,打通纳税服务“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纳税人“再也不用跑”的全新办税体验。确定以“智能办税占主导、还权明责于纳税人、削减实体厅办税窗口、资源向征管一线倾斜”为主攻方向,一个以“网厅为主、智能为辅、双网融合、精准覆盖、集成管控、重整资源、流程再造、专业管理”的智慧税务新思路开始逐渐成形,部分项目开始建设。

2  双网融合,新理念提升新速度

“网厅为主、智能为辅、双网融合、精准覆盖、集成管控、重整资源、流程再造、专业管理”的智慧税务新思路,区别于目前的“实体+网厅”,通过互联网一步到位解决纳税人全部涉税问题的工作思路。“实体+智能+网厅”的思路,既考虑税务机关管理现状和纳税人的差别性,又兼顾不同地区的特点;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再创新,又主张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全互联网电子税务局,最终方便快捷纳税、优化资源配置、明晰征纳责任,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助力。

所谓“网厅为主、智能为辅、双网融合”,是税务机关利用信息化技术,使网上办税服务厅能解决纳税人办税时遇到的大多数问题。智能办税终端组成的智能办税网作为辅助,它既可登录网上办税服务厅办理税收业务,又能解决纳税人办税的实际问题。网上办税服务厅是办理税收业务的主要模式,智能办税网是网上办税服务厅的有力补充,双网相互支持,最终与实体办税服务厅共同形成一个服务于纳税人的新模式。

所谓“精准覆盖”,是在电子税务局的支持下,利用共享和社会化的理念,区分纳税人类型、规模和办税习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对纳税人密集度和办税事项集中度测算,寻找不同的社会化对象和投放不同功能的办税终端,使纳税人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内办理涉税业务。

所谓“集成管控”,是通过数据集成、系统集成、业务集成、管理集成,实现税收管理从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从固定管户向分级分类管理转变,从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从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转变,全面提升税收治理能力。

所谓“重整资源、流程再造、专业管理”,是伴随智慧税务新模式的进展,使被解放出来的税收资源投入到风险控制、复杂事项管理、差异化服务等方面。让税收管理流程扁平化、管理事项专业化,促进税收管理的现代化。

 近两年,丹东市税务人按照“逐步实施、试点先行,精准布局、全面推开”工作思路,项目建设取得了突出进展:自主开发的一体化指挥中心、智能办税服务厅和无人办税服务厅已初步建成,“蛛网”化部署、网格化服务、扁平化布局的纳税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智能办税终端功能逐步完善,该项工作获得纳税人的支持和点赞。

在丹东市万达广场的一次智能税务终端培训会上,200多业户及周边业户闻讯赶来。万达广场财务负责人说:“在智能税务终端上办理税收业务,就像在自动售票机取买火车票一样方便,刷一下身份证,1分多钟就办好了,少了奔波排队之苦,这才叫真正地为纳税人服务。”

3  VPDN+模块化组合,新技术彰显新特色

目前,办税终端主要依靠税务系统内网建设,功能单一、价格高昂。为解决这个问题,该局采用VPDN技术,研发出以移动互联网接入为主,兼顾税务内网、互联网均可接入的“三网合一”智能税务终端,实现了无线接入,纳税人可在任何地区、时间无障碍使用,实现了移动办税。尤其是在纳税人集中的CBD、商场、市场等地,为企业提供了如影随形的贴身服务。

“用上这么‘高大上’的智能办税设备,今后购买和代开发票就不用总跑税务局了。”丹东大羽电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会计王秀娟说。

为提供更优质的税务服务,该局将各项智能办税终端的各个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可实现按需配置。针对国税地税合并后的代开发票、发票发放等14种个性化服务,可根据业务需求,对相关设备进行个性化的拆组。这种拆组,实现了智慧税务终端的“一机多能”。比如,在不动产交易大厅,主要配置契税缴纳和完税凭证打印功能;在汽车经销企业和车辆管理部门,配置车购税申报缴纳功能;在大企业和银行,配置发票发放和发票代开等功能。

同时,每部终端机各个功能对应一个账号,该局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可通过金税三期后台对当日或当月的办税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为科学、合理配置智能办税终端提供参考。

4  “蛛网”服务,新方式服务新需求

丹东市税务局着眼全国税务改革大局,同时兼顾东北地区地域、税源、技术等特点,在全国率先提出“蛛网”式部署、网格化服务理念,初步搭建起“1+2+N”的智慧税务网络。

“1”是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在市局建立综合指挥中心,主分三大模块。可视模块能实现办税服务厅、智能税务终端的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时时可视、时时监控;风险管理模块,可以对缴税异常企业实施动态提示;终端机管理模块,可对终端机的运行状态、发票库存数量、办理具体涉税业务和是否偏移指定区域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2”是结合地域、业务和技术特点,在市内建设智能办税服务厅和无人办税服务厅。纳税人凭身份证实名进入智能办税区域,自助办理发票领取、代开等常见业务。无人值守办税服务厅,以智能税务终端为依托,办理常见涉税业务。

“N”是在银行、CBD商业区、大企业、办税服务厅和较偏远又无税务机构的地区等部署N部智能税务终端机及少数移动车载终端机。

目前,这个网络建设逐步完善,纳税人在最短距离内可以办理税收业务,初步实现了“一次也不用跑”。指挥中心实时监督每一终端的工作情况,标志着该局以智能办税服务厅为中心,以无人值守办税服务厅为辅助,以智能办税终端为节点的丹东智慧税务网络初步完成。

丹东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志明介绍:“推广智能税务终端,将帮助纳税人从‘你给我办’到‘你帮我办’,再到‘我自己办’的角色转换,不仅优化了纳税服务,还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为和谐征纳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解决方案。”

新的一年,丹东市税务局将瞄准科技前沿,矢志攻坚克难,在建设智慧税务新征程中,全力打造丹东模式、力创辽宁模式、争创全国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