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而今,信用的巨大价值也正日益显现出来。对纳税人而言,一份良好的纳税信用可能直接换来促进发展的“真金白银”。
2018年,由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发起,辽宁省内近5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的“普惠金融企税银综合智能服务平台”正式启用。这标志着辽宁省“银税互动”从线下搬到线上,并进一步拓展范围和功能。辽宁省税务部门将小微企业纳税信誉、税收贡献与其融资发展相联系,以小微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建立系统的税银协作机制、信息交换机制,将税务资源、银行资源和企业诚信资源等跨部门信用信息有效对接,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立足纳税信用,帮助企业以“信”换“贷”
“不到5分钟的时间,我们仅凭诚信缴税就获得了130万元的贷款额度。”沈阳微可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沈阳微可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电子元器件技术研发、销售、安装、调试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行业特殊性,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否则项目将面临夭折的风险,公司的流动资金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2018年4月,微可信公司通过参加辽宁省税务局和省建设银行共同举办的“银税合作、合力惠企”产品推介会,通过“线上银税互动平台”申请了“云税贷”产品,获得了130万元的贷款。
辽宁省税务局负责银税互动的工作人员说:“沈阳微可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诚信缴税,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企业年纳税额近60万元。‘银税互动’就是为像他们这样的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
辽宁省税务局立足纳税信用,帮助企业以“信”换“贷”,找准企业和银行机构的需求结合点,以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作为银行信贷担保,银行机构根据企业纳税信用以及缴纳税款情况向诚信纳税的企业提供相关的融资产品及金融服务,无须小微企业提供其他抵押和担保,为小微企业融资开辟新的渠道。
创新“以信养信”模式,力促社会诚信体系构建
“我们企业成功从建行贷到了100万。”沈阳际兴商贸有限公司经理激动地说。沈阳际兴商贸有限公司需要贷款,公司没有抵押物,所以无法从银行取得资金的支持。2018年4月末,公司了解到税务局和建设银行为帮助纳税诚信企业贷款联合推出了“云税贷”业务,公司2017年纳税金额达到23万元,年销售额520万元,符合“云税贷”平台的申请要求,可以利用企业的纳税信息增信,无须抵押、应用纳税信用即可申请贷款。
2018年,辽宁省税务局通过开展“银税互动”活动,创新“以信养信”模式,通过信用正向引导和激励,将纳税信用与信贷信用捆绑,在税务、民营企业和银行之间架设了以“信”养“信”的桥梁,既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又缓解了企业发展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云税贷”已为2300多户企业投放贷款20多亿元。
“银税互动”活动的开展 ,既有效发挥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内在价值,又激发小微企业诚信纳税的积极性,进而带动全社会税法遵从度提高。同时建立税收“黑名单”制度及联合惩戒的实施办法,纳税人信用等级差或具有重大涉税违法行为,将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受到限制或禁止。
拓展税银合作深广度,实现三方信息共享
“我们与辽宁银监局、发改委、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常态长效化合作机制,集成各自优势,以信换贷、以贷扶企,形成税银企三方联动、协作共赢的良好格局,有力增强了企业发展动能,全力服务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辽宁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随着税银合作的不断深入,辽宁省税务局积极探索建立税务机关、银行和企业三方信息交换渠道,实现银行机构对借款人涉税信息的及时查验与监控,以及税务机关对借款企业银行开户信息、银行风险提示信息的及时采集与监控,以此促进税银企三方信息共享,有效防范税收执法和金融信贷风险。构建税企银三方信息交换平台,形成了集信息交换、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长效机制,有利于税务部门通过获取银行机构关键涉税信息及时掌握税源动态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税收监管,进一步提高征管质效,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公平、 公正、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