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女税务工作者被称为“蓝玫瑰”,她们一直悄然默默坚守,绽放在抗击疫情的基层税收岗位上。她们,也曾恰逢少年,也正青春勃勃,也是父母的宝贝,但当穿上税服的那一刻,却从来没有戴上任何一个特殊的标签。战“疫”时刻,辽宁省税务系统无数朵蓝“玫瑰”以平凡的方式,在税收岗位上散发着敬业、责任、坚守和担当的芬芳与光芒。
山雨倾城逐光路
“爸爸妈妈,你们到家了吗?”
“爸爸妈妈,你们到家了吗?”
…….
2020年2月2日晚上10点多,“90后”税务姑娘山婷刚刚完成了长达10多个小时的税收会统报表工作,还未来得及休息便拿起手中的电话联系还在高速上奔波的父母,却几次都没有打通,但是她却不敢再打了,望着重重夜幕,心里不住地祈祷。
“嘘,小点声,你妈在旁边睡着了。”许久,在服务区休息停车的山婷爸爸接起了她的电话,那时他们从吉林到辽阳,再从辽阳返回吉林,夫妻俩已经连续在路上奔波了15个小时。
与白天在岗位上如铁人般坚毅的那个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税务局收入核算科的山婷不同,父母离开她的那一刻,她的心就像被铁钳紧紧地夹住了一样,辛酸、不安。
时间回到1月31日,身在吉林老家的山婷接到了2月3日要报表的任务,由于受疫情影响,吉林省长途客运站已经关闭,乘坐火车受感染机率增大。“怎么办?回还是不回?”问号在脑海里翻腾了无数遍,最后,她做了决定:即便有千难万险也要回去。山婷知道税收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一个环节延误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衔接失调。于是,她立即查找线路准备独自驾驶返回,而不放心女儿独自驾驶的父母当即决定开私家车一路护送女儿回辽阳返岗复工。2月2日 6时许,天还没有亮,山婷一家人便出发了,从吉林省通化市开往辽宁省辽阳市,途中历经3次改道、4次体温检测、7个多小时的奔波。一到单位,山婷未作任何休息,即开始报表工作。直到当晚10点多,完成报表的山婷,才一次又一次拨打正在返吉途中父母的电话。
山婷父母将她送达后便离开了,她回到单位在走廊看见老科长在走廊尽头迎接她,阳光照进了办公室,她的眼前浮现着父母疲惫的身影、回程路上不断查询道路的慌忙、紧张的体温检查、那些跟她一样要完成任务的税务人……眼里泛起晶莹:“‘战’疫时刻,不能有特殊,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能空。”就这样,温暖的办公室、熟悉的座椅、熟悉的光再度亮起,在税务系统上千万条信息组成的数据海洋里,她,一个小小的分子,又开启了高速运转模式。
图为辽阳市宏伟区税务局山婷在联系报送税收会统报表。
“娜”美文书
“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多喜乐,长安宁,2020。”
这是司娜在朋友圈首页封面写下的新年愿望。2020年的春节对她来说,有着不一样的难忘。当疫情的严峻盖过春节的热闹,大年初二的晚上,已在营口市税务局办公室工作了12个年头的司娜接到任务—保障好公文运转。
从年轻姑娘到两个孩子的辣妈,司娜辗转过档案、政务公开、网站管理等多个岗位,现今,守在文书岗,她说自己责无旁贷。
当往日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只剩下空旷,司娜的身影穿过从家到办公室的”重重关卡”,她熟练地打开电脑,登录、确认流转、跟踪查询......她办理业务的目光坚定而熟练,她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坚守在为与疫情赛跑的防控工作加速。
司娜的无忧无惧还来自家里,他说:“你守好岗位,我守着你。”家里的老大送去姥姥家,小的送去奶奶管,丈夫准备好中午的饭菜,车接车送到楼下。“有一次,我上楼了他还没走,等我处理完文件下来,看到他在车里睡着了。”说着,司娜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
簌簌窗前闻新雪。从家到单位的距离,司娜在这个冬天里尝试着走过一次—48分钟。从天刚擦黑走到华灯初上,进家门的时候脸冻成了红苹果,可心里依然不能平静。那一天,刚收到小区要封闭管理的文件,大家都感受到形势更严峻了,很多同事在群里报名要求参与防控工作。“我没想那么多,就跟着报了名,要求提前上班,收发好文件,保障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不耽误事,这关键时刻,尽点力吧。”
因为这一次的疫情,司娜经历了一段与自己、与各种文件、表格独处的时光,文字是枯燥的,但流转顺畅是为了保障防控的有板有眼,她说她在参战,她觉得特别光荣。
图为营口市税务局司娜在办理防控疫情工作文件。
“要站出来,扛得住”
“想在先、做在前、抓细节、重实效”这是阜新市税务局第二分局邢丽艳的同事对她的评价。为了全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办公室主任的邢丽艳,以她的敏感和细心坚守在战“疫”一线。
当意识到防护物资可能是当下必需后,她同分局领导进行了紧急汇报,立即开始各种联络,多方筹措,各种常用防护用品在春节假期结束前全部组织到位。接到春节假期延长通知后,她又及时做出了新值班人员的变动安排,确保了防控疫情信息沟通畅通,工作秩序井然。
住户1800多户近4000人的阜新市运输社区是第二税务分局联防联控的对口社区。2月6日,邢丽艳组织的第一批6人小组提前抵达社区报到,同时结合调研情况,为运输社区送去了1台打印机、100个暖贴、50个液体胶水、10个宣传条幅、500张车辆出入通行证、130份告知书。零下20度、戴口罩眼镜上雾,她与社区人员共同坚守在值班卡点,没有半句怨言,也未离开半步。
“别说我们是党员,就算是普通群众,在这关键时刻也要站出来,扛得住”。邢丽艳的话不多,但字字真情。为了保障信息畅通、减少大家的焦虑和恐慌,邢丽艳牵头建立了党员干部、办税厅、房产大厅、临时人员微信群,并设立了群联络员,定期播放防护视频和疫情通告,及时关注省局、市局最新工作部署,制定值班轮流表,让年龄大、不能自驾车、路途远的干部少值班,但每个值班表上都有她的名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邢丽艳的联络带动下,阜新市税务局第二分局成功实现了办税“零接触”、服务“零误差”。
图为阜新市税务局第二分局邢丽艳在安排返岗值班情况。
一片“丹”心
最近,因为天降大雪而变得格外地冷,她,仍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走过一家又一家的超市和药店,联系采购疫情防控物资,特别是公共区域消毒物资。酒精、消毒、口罩,只要是能储备的,她都联系购买,以保障大家上班有口罩戴、办公场所实现每天2次消毒防疫。她,就是鞍山市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的办公室主任范晓丹。
为了保障前来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的纳税人和缴费人的安全办理税费业务,这些天来,她都亲自上阵,身背防疫消毒设备,开展局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看到她的人,都叮嘱她多保重,她说不把每个角落都消毒到位,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消毒设备因为过重,带子把她的肩膀卡出了红血印,口罩勒得脸上出了道道,她都无暇顾及。
弹性工作期间,为了保障大家安全,范晓丹主动承担起多个岗位的工作,顾不上家里放寒假的女儿,也顾不上每天在岗可能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总是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回家。女儿抱怨妈妈天天上班,自己只能吃外卖。回到家,也不愿意多跟她说话,范晓丹跟女儿就在各自的房间里打电话、发微信交流,她跟女儿说,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关系到很多纳税人的安全,特殊时期自己不能搞特殊,希望她能理解。她一天下来,运动步数在朋友圈里总是遥遥领先,朋友们开玩笑地问她都去哪里了,她回复:“上班、巡察、消毒。”还有人问她不害怕吗,她说,害怕能把病毒吓跑吗,只有咱们站出来了,才能打跑它们。
范晓丹的故事跟许多女税务人员一样,没有惊天伟地,都在用女人特有的细致在静静地书写着她们的战“疫”日记。
图为鞍山市经济开发区税务局范晓丹在发放防控疫情物资。
战“疫”黄花分外香
“致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党员先锋队的倡议书”“致敬逆行税务工作者的感谢信”“战疫情长篇诗歌”……,在与疫情赛跑的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税务局,这些文稿皆来自一个被称为“书写黄玫瑰”的盛楠,不惑之年已过的她,身为税务党务工作者,多年从事文字工作,她敏锐地嗅到了这场疫情中,文字和宣传的重要使命。
白天,她不停地打电话、发微信收集基层战“疫”素材,晚上构思、整理,各类文稿源源不断地呈现于她的笔端,让大家感受到抗击疫情,文字也给力。在她的带动下,“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辽阳市宏伟区税务局抗击疫情的最强音。
面对突发的重大疫情,她注意到在保护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的同时,不能放弃对精神家园和心灵健康的守护。于是,在她的策划下,“网络党支部”“健康伴我行”等系列活动开展起来了,弹性工作期间,她倡议开展的网上视频讨论、网上战疫诗文大赛、健康动起来等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同时作为拥有执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盛楠她,一有时间就会与阻隔在外地或外地返岗在家隔离的税务人员通个电话,聊个家常,说说身边事,耐心地听他们倾诉,一点一点帮助大家疏解焦虑情绪。很多同事都说盛楠就像姐姐一样温暖。这些活动开展的同时,她不忘用文字记录、宣传、传播积极抗击疫情、科学防控疫情的正能量。
为了不影响写稿,她把两岁的女儿放在父母家中,半个多月都没有接回,这也是她们母女最长的一次分离。只要一打开微信视频,小家伙就跑过来,看到妈妈,小脸就往手机屏幕上贴,哭喊要妈妈,这边的她也已泪水涟涟。但当她用一篇篇激情洋溢的文稿激发着大家的战疫热情时,她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盛楠是辽宁省税务系统无数女宣传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她们虽然如苔花一样微小,但却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着、芬芳着,都无怨无悔地以笔代剑,与疫情进行着必胜的抗争。
辽阳市宏伟区税务局盛楠在收集疫情防控宣传素材。
一片“丹”心
默默税兰绽春寒
在沙海镇穆营子村,学前班的孩子喊她“税妈妈”,村干部大哥叫她“女汉子”,老人认她做“闺女”。当疫情来时,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守住这里的平安。
她叫奎兰,是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税务局派驻沙海镇穆营子村驻村干部。
农村的疫情防控点多面广,难度有,但也一定能完成任务。从大年初二开始,奎兰拿出了这几年来在村里练就的本事:敢说,认干。谈心谈话、设岗查车、宣传科普、送货消毒,奎兰像个女战士,冲在第一线。
过年那几天,87岁的穆向新老两口每天都站在自家院门口等着,想把“干闺女”叫进家里吃饭。他们唯一的儿子在二十多年前因病去世,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奎兰来了以后,经常往老两口家里跑,下厨、洗衣、送米送面,让老人又感受到儿子在时家的温暖。大年初二,排查到“娘家”的时候,奎兰推门一看,桌上摆着一个炖酸菜、炒土豆丝和几个干馒头。眼泪在她眼里直打转,不到中午就送来了肉和青菜。“说啥不让我俩插手,只让远远地看着,小兰包了饺子、炒了菜,一口没吃就走了啊!”穆向新说着说着掉下了泪。疫情和病毒没让他们感到害怕,因为他们知道有“闺女”在,家就安全。看着过家门不入的奎兰在村里忙叨着,穆大娘只能远远地喊:“闺女啊,等疫情过去了,回家来吃饭啊!”
疫情刚开始时,村民们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不戴口罩,偶尔还会聚集在一起聊天打牌,有的村民还串门、议论。为了防止聚集性传播,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疫情的严峻性,奎兰查阅了大量的防控科普信息,每天定时往全村微信群里推送,挨家挨户打电话、走访做工作。她还搬出了多年不用的音箱,录好防控疫情的宣传内容,和村干部一起拖着音箱,走村串巷地宣传。“大哥,口罩我给你塞门缝底下了,出门一定得戴上啊!”遇到有抵触情绪的村民,奎兰一天能去他家大门口宣传三四次,吃了“闭门羹”也不忘送上口罩和宣传单。“这奎兰大妹子干起活来那个较真,我们现在知道了都为大家好,必须好好配合!”看到奎兰这样热心,没给开门的村民大哥第二天主动到村部报备了行程,测量了体温。
“疫情没控制好之前我不能歇!”奎兰的劲儿头每一天都很足。可共事的干部都看在眼里:从大年初二开始,奎兰除了定时宣传、入户排查,还负责日夜不间断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检测、登记、劝返,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设在岔路口上的卡点处没有帐篷,累了,她就在刺骨的寒风里靠着旁边的三轮车休息一会;渴了,就拿起凉水喝上一口。
奎兰,这株税务兰,香不比麝檀,只默默绽放,未开在玉街,却执守在村庄春寒里。“我家里也有个80多岁的老妈,她一直都说她很好,不用我惦记她,嘱咐我照顾好乡亲们。这话我一直记着,我多做一点,大家就多一分安全。大家安全了,我心里才安稳。”
图为朝阳市建平县税务局驻村干部奎兰在村口值守。
辽宁省税务系统女税务工作者与千千万万女性一样,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出了温柔和细致,也有坚毅和果敢,她们闪烁着化作一颗颗火种,带着直面寒冷和艰险的信念与勇气,燃烧着传递胜利的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