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上海税务部门聚焦便民利民,全力推进《意见》落地落细
发布时间:2021-09-30 12:13 来源:中国税务报 浏览次数: 字号:[] [] []

上海税务部门聚焦便民利民,全力推进《意见》落地落细精细服务“绣花针”织出发展“锦绣图”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细服务,同样是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的征管改革重点。
       上海市税务部门以“绣花”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税收大数据,做好精细服务,促进城市精细管理。最近,在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呈交的一份关于“推进精细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的工作专报上,上海市主要领导作出了表扬性批示。
       作为税务总局确定的“精细服务”专项试点承接单位,上海税务部门以落实《意见》和上海实施方案为抓手,把“便民利民”放在第一位,主动作为、积极创新,以“绣花”的匠心态度,全心、全力、全程推进精细服务,努力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持续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落针”:需求导向直击堵痛难点


        今年7月,知名在线新经济品牌“拼多多”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活跃买家数已经达到8.4亿,季度销售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73%。“2019年、2020年公司实现缴纳税收成倍增长,回馈国家的政策支持与税务机关的倾情服务。”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规总监左效莹表示。
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拼多多”集团的第一家企业。左效莹介绍,自2014年至今,“拼多多”在沪成员企业从1家发展到11家,伴随着集团成员的增多和营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遇到的涉税问题也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趋势。
面对这些问题,纳税服务应该如何跟进?服务从哪里着手,在何处发力?在培植“拼多多”发展的过程中,上海税务部门逐渐形成了“落针”的思路:纳税人缴费人的堵点、痛点、难点,就是纳税服务的“落针”之处。

自“拼多多”落户上海起,税务部门就组织征管力量,对集团内成员企业采用重点税源集中服务管理,选派业务拔尖的税务干部组成团队进行专人对接,及时了解集团内企业经营动态,围绕热点税收政策及个性化需求,对集团内的每户企业开展精准辅导,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确保政策红利覆盖至集团内所有成员。

“大到开拓业务板块、调整内部架构,小到日常发票管理、税收政策宣传,都会有税务人员及时与我们对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左效莹表示,“税务部门的组团式专人管理,减少了我们集团内各企业财务对接的工作量,这对于企业后期的高速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提供个性化服务,更好地满足纳税人缴费人的合理需求。“拼多多”的发展历程,正是精细服务培植企业壮大的最好诠释。


“走线”:数据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17个税费种类都可以一表集成申报了。”今年9月,青岛啤酒上海松江制造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陈红丽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忍不住称赞刚刚升级的上海税费种综合申报,“一个报表入口展示了所有企业可申报的报表,今后不必担心有漏报的情况产生,错报的可能性更是大大降低。”
       申报期是纳税人与税务人共同的“忙季”。对于纳税人而言,及时准确地完成申报是必修课,对于业务量大、涉及税费种多的企业更是一项重任;税务人同样需要做好宣传辅导、应对可能的申报错误更正等工作。
       如何让申报更智能、高效?如何让精细服务找准落脚点?
       串联和编织税企交互网络的这根“线”至关重要。数据赋能,就是上海税务穿针的那根“线”。
       自2020年7月,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五税种”综合申报,到如今,17个税费种类纳入综合申报范围,这已经是上海税费种综合申报的第三次升级。“一表集成、自动计算、关联比对、异常提示”的综合申报,让企业纳税缴费更加便利,对企业和税务部门而言可谓“双赢”。
       近年来,上海税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规模大、类型多、价值高、颗粒度细的海量税收数据嵌入业务流程中,立足科学严密、高效运转的“数据+规则”体系,不断推出“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间”的创新举措。依托电子税务局,已实现对新办、注销、发票领用、申报、退税等142个事项实施流程重构和云化改造,为全市的高、中信用纳税人减免逾40%的附报资料,办理环节由平均3.5个减少到1.4个,为纳税人缴费人减少办税时间2.5万小时。
       上海税务部门聚焦“数据赋能”,贯彻“以数治税”理念,为精细服务的“穿针引线”赋予了科技力量,服务质效得到全面提升。


“着色”:共治聚力齐绘锦绣前程


      “没想到,现在‘一网通办’的推送这么细致、人性化。”最近,百丽宫影院(上海)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高蓉在上海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企业专页上,收到了来自税务部门的一条政策解读精准推送——这是上海税务部门依托上海市政府“一网通办”平台企业专页,为全市企业纳税人提供重大税费政策和解读材料的主动推送服务。

在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上海的“两张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已成为享誉全国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上海税务部门延伸服务触角,积极融入上海建设的“大盘子”,借力上海在城市治理上的成熟体系,提升精细服务系统集成效应。

近年来,上海税务部门深度对接“一网通办”平台,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提升“好办”“快办”服务,在接入309项业务的基础上,将59个事项、106份资料纳入“两个免于提交”,推出14项场景式“套餐办”事项。今年以来,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已顺利完成4批次累计4万多家企业精准推送,内容涉及动漫产业和电影放映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机动车行业发票使用开具新规,以及最新所得税相关政策等。
       与此同时,一个个落地开花的社会共治举措,也为上海精细服务的画卷添上精彩一笔:
       在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全市首个智慧税务社会共治服务点首次把就业创业、证件办理、婚姻登记等更广泛的政务服务引入了办税服务点;
       在黄浦区企业服务共享空间,税务部门联合共治成员单位推出“中小企业直联服务卡”,企业通过“扫码直联”就能在第一时间“找对门”“找对人”,便利获取相关领域政策咨询,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杨浦区长阳创谷,上海首个离厅式自助办税服务厅入驻了集装箱式的“创厢”内,自助终端区、互联网远程咨询区、“公职律师税务工作站”,为周边的创业者和企业打通办税的“最后一公里”……
       不做“独行侠”,不唱“独角戏”,汇众智,聚众力,凝众识,征管改革才能真正做成便民利民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精细服务这根“绣花针”,才能真正织出税企共赢发展的“锦绣图”。
       上海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正文表示,上海税务部门将继续聚焦“便民利民”“数据赋能”“系统集成”,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切实把改革探索实践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制度性成果,在上海更高水平开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税务新作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