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波滚滚的深海之上,国家海洋中心科研工作船正忙碌地进行采样作业。工作人员用船艉甲板上的绞盘将海洋微塑料检测仪缓缓放入海中,采集到样品后,科研人员借助自动化分析,获得深海微塑料的总量、粒径、成分等关键信息,由此分析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归宿和影响。海洋微塑料检测仪广泛应用于海洋表层、大洋深处等场景,发挥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正向效应。
近年来,丹东合作区税务局靶向培育海洋科技制造业发展,不断积蓄海洋科技制造业创新能力,挖掘“蓝色”经济新增长极。“创新研发一直是我们发展的核心动力,合作区税务部门给我们推送了国家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详细列明每项优惠的申请条件、申报时点、申报方式等内容,去年我们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政策红利从‘躺在账上’的数字变成了‘攥在手里’的资金,在保持技术优势,研发拳头产品方面底气更足了。”谈及企业研发创新的不竭动力,丹东瑞特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对税务部门的服务称赞道。这家专注于环境监测细分领域仪器研发生产的“专精特新”企业,凭借着坚持自主创新的劲头,在政策优势和增值服务的双向呼应下,顺势而为,深耕技术,承担或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十余项,获得国家有效知识产权认证45项。
企业创新发展的背后也离不开税务部门的保驾护航。合作区税务局始终密切关注税费政策红利对企业的精准“灌注”,为科创企业定制了“一企一策”税收政策清单和指南,紧盯技术引进、创新研发等关键环节,帮助企业用好科创税收政策,潜心攻克“卡脖子”的技术难关,形成“政策引导-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加大投入”的良性循环,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