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辽宁省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文体融合等新型消费模式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动力。数据显示,假日期间消费相关行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5.9%,其中旅游消费同比增长15.2%,消费升级与政策引导共同推动辽宁消费市场繁荣。
生态休闲游引领假日新潮流
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辽宁短途微度假模式成为主流选择。数据显示,全省动物园、水族馆管理服务,名胜风景区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48.6%和46.6%。辽阳龙鼎山动物园客流量同比增长120.5%,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5%。
其中,营口市观鸟旅游成为生态消费亮点。在营口市鸟浪广场,每年4-5月万千候鸟共赴辽东湾畔的自然盛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看,今年“五一”假期营口接待游客3.2万人次,金泰珑悦大酒店、皇家园林等酒店在假日期间住宿火爆,营口旅游景区周边酒店及民宿入住率达90%。营口市税务部门在“五一”假期前专门针对文旅产业的重点行业进行涉税风险提醒,提醒商户注意第三方平台销售合规开票问题,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文化体验激活消费新动能
工业遗产与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催生新型消费场景。全省文博机构推出近500场次文化活动,带动文化活动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出租、文化会展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05.2%、257.3%、129.2%。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全国最大的IMAX银幕运用“科技+文化”的跨界组合自3月21日上映以来,连续多日蝉联全国单厅票房、单厅人次和单片票房、分账票房四项第一,还创下4.9万人次单日接待纪录,凸显文化场馆的公共服务价值。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依托“化石文化”,客流量同比增长13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7%。辽宁省博物馆单日接待量突破3.2万人次。
本溪餐饮文化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小市一庄”景区将满族饮食非遗技艺与现代消费场景结合,“五一”期间日均客流量超过14000人次,同比增长30%左右。该餐厅还通过“美食品味+非遗展演”的形式,让游客在尽享“嗦粉”乐趣的同时还能亲眼看到手工拍粉的制作过程。
文体融合催生消费增长极
文体旅深度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全省旅游娱乐开票金额同比增长8.6%。沈阳、大连、鞍山等城市通过演唱会、国际赛事等高端文体项目吸引客流,全省室内娱乐活动、文化创作与表演、电影放映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2.4%、117.2%、57.0%。铁岭城市足球超级擂台赛、盘锦辽河湿地万人徒步大会活动、葫芦岛绥中半程马拉松等多项赛事同期火热开展,全省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安装及体育组织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81.2%、14.6%。
政策引导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在“沐春寻芳 悠游辽宁”主题活动推动下,消费市场呈现量质齐升态势。旅游购物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8.6%,其中,流动货摊零售、日用品零售、肉禽蛋奶及水产品零售、营养保健品批发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92.2%、95.4%、92.3%、72.8%。赏夜景、逛夜市、品美食,夜间旅游项目随着气温升高同步升温,外卖送餐服务、饮料及冷饮服务、小吃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50.2%、69.0%、52.2%。“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通信设备零售与互联网零售开票金额分别增长174.9%、166.5%,受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热拉动,汽车新车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7.1%。
辽宁大学教授、辽宁省情专家梁启东认为,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辽宁消费市场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新型消费业态占比持续提升,表明辽宁假日经济消费强劲。
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配合实施促消费增量措施,助力培育更多消费增长点,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